刘翔退役
今天刘翔宣布退役了,写一篇日记录一下多年的偶像
最近想的好多,不是个好倾向
写在最前面
翻遍了网盘的备份终于给我找到了之前的一张图片了。照片应该是10年暑假的时候姐姐在上海or苏州的nike店拍的。上高中就一直想买刘翔在洛桑破纪录穿的那套田径服,当时终于在店里的背景板上看到了,可惜的是店里面不卖专业的田径服,只能失望离开。没想到后来姐姐还给拍下来了。(姐姐后来专门去上海的好多家nike店看过,问了都没有,听了很感动)
偶像
刘翔应该算是自己的偶像了(如果一定要选一个人)。在体育圈里,我这个年龄段的人,喜欢姚明、刘翔是最大众的选择。想想自己同样是喜欢周杰伦,真是一个大众的不能再大众的人了。
从雅典奥运会夺金开始就在关注了。尤其是洛桑破世界纪录那会儿,感觉他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非常大的动力,不论是运动还是生活上,不过那时的运动就是晚上操场跑几圈,生活就是学习。话说回来,很长一段时间,刘翔都是中国田径唯一可以拿到出手的人物。记得同时期周春秀也满有名,但是也仅限于发挥优秀的时候有夺牌的希望。直到后来出了陈定。
上高中的时候没有时间看新闻,只有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可以看12点的体育新闻,晚上回家翻扬子晚报。每次必看的体育版,当天的NBA的比分,以及偶尔出现的刘翔的比赛信息。一般都是参加了某个地方的钻石联赛,又拿了第一,然后经常跑到12秒9几。映象中只有罗伯斯在后面的几年和刘翔有的一拼,是两个能稳定的跑进13秒的选手,其他都不行。而且因为史冬鹏经常和刘翔一起比赛,他的成绩也是记忆犹新,一般都是13秒50左右,跑的非常好才能跑到13秒40多。没有黑大史的意思,但是从成绩上都能看出来刘翔有多厉害。
每个人都喜欢强者,喜欢刘翔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他是中国田径场上最好的选手。感觉自己有点阿Q,好像刘翔的成功能证明自己的成功似的,哈哈
北京奥运会
07年的时候应该是刘翔的巅峰吧,当时大阪世锦赛最外道夺冠,创造了全满贯的记录,当时真是神一样的存在。
因为刘翔的比赛,喜欢看田径比赛的转播。体育频道经常在半夜的时候转播前几天的钻石联赛,然后认识了一个解说员——杨健。高中的时候没什么时间看电视,都是乘着晚上刷牙洗脸的时候偷偷看客厅的电视。半夜经常放斯诺克,然后也跟着看了一些。为了能心理上给自己看比赛一个“正当”的理由,就会努力延长刷牙时间,经常刷牙刷了8分钟。
北京奥运会退赛刚发生的时候,因为在学习没有手机电视,只能每天晚上回家之后看新闻。记得刚退赛的那天or第二天刘翔发了一个自拍视频,哽咽着说一定会再回来,不让大家失望大概这样的话。当时自己的心理就觉得非常难过,仿佛自己也经历了挫折似的。后来看报道说刘翔的手术术后恢复难度很大,心里面很担心,也很少听到刘翔的比赛消息了。感觉后面刘翔参加的比赛少了很多,只有想上海田径大奖赛这样在中国举办的赛事才100%会参加。
而且因为后来上网、看新闻不想高中时那样只能靠每天的扬子晚报、整点的体育新闻,看的新闻多了,对刘翔的关注少了很多。偶尔看到刘翔的比赛新闻都会很激动,好像自己重新被证明了。
伦敦奥运会
12年的夏天跑去济州岛玩了,只有在济州岛极不方便的网络中得知了一些新闻。只记得熬夜看了开幕式,早上8点就坐火车从家去北京了。白天的时候我们就绕着济州岛走啊走,晚上的时候因为同组的韩国同学带了3g收发器的东西,我们组就可以独自上网了。然后大家偶尔会讨论一下比赛项目。那个时候孙杨已经火起来了,孙杨和朴泰桓自然是中国同学不可避免的“炫耀”话题,韩国同学也“大方”承认孙杨比较厉害,然后就进行了别的项目的讨论。因为韩国的田径也不好,没有人讨论田径场上发生的东西。直到有一天知道了刘翔又伤退的消息。
其实那一次蛮诧异的,因为不久前刘翔才跑进了久违的13秒,排名重回世界第一。
韩国同学给我看了刘翔退赛的那场比赛。可是这一次的感觉和第一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。可能自己也是那种见风使舵,唯冠军论的人吧,不知道。
当时我觉得刘翔做的并不是一个职业运动员应该做的事情。
我喜欢梅西,非常不喜欢c罗。因为他太嚣张,给人感觉好臭屁,而且私生活很混乱的样子。但是c罗是我最敬佩的运动员。主要的原因是我看过一个新闻:c罗每天做3000个, 从不吃垃圾食品,不喝功能性饮料,是一个非常自律的运动员。当时刚上初中的时候自己因为“怎么好像有肚腩了?”这样奇怪的原因就开始做仰卧起坐,开始的时候每天100个,后来到高中变成了200-300个。虽然200个对自己只是时间的问题,但是要每天做10多倍,而且每天坚持。说实话,当时我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整个人完全震惊了。而且c罗不是“仰卧起坐运动员”,他是专业的足球运动员,每天光做仰卧起坐就花费一个多小时,天知道他在正常训练上花费了多长时间。
扯远了,说c罗是想说,当时我觉得,刘翔作为一个专业运动员,明知道自己不能参赛的情况下为什么执意要参赛。我作为粉丝的期望只是希望刘翔能夺冠,能破纪录,跑出好成绩,奥运会不行还有世锦赛,世界杯,还有多少个站黄金联赛,北京奥运会、伦敦奥运会不参加又能怎么样,只要你以后能那冠军不就好了?而且勉强参赛对自己有什么好的?
当时想来想去也认为刘翔是一个一心为赞助、一心只想着钱的人。后来接触了学校的体特,才知道自己根本不了解别人的处境,被人的心理。
后来
上大学后有了很多的自由时间,真正有时间、能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。
大四的时候因为有(fei)时(chang)间(xian),就跑去找王丽文老师,想和学校田径队长跑队的女生一起训练(真的是因为跟不上男生的速度),后来由王老师介绍认识了郑重老师,认识了长跑队的好多师妹,知道了大家的生活。
接触了体特之后对于专业的运动员有了更多的认识。在运动员的生活里,训练、比赛是占据了他们生活的重心,他们对于比赛的重视和我们对于期末考试的重视一样。在这个圈子里,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努力训练,拿到第一,而不是去做他们不够擅长的学习考试。说的有点夸张,但是使他们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比赛的名词or荣誉。而且,学校体特的训练量非常大,那个时候我3点跑去和她们训练,一练就练到至少5点半,吃个饭回寝室洗完澡虽然才6点半,可是完全不想动,经常是躺着床上发呆到8点…北大的很多体特,比其他很多北大的同学付出了更多的努力。
半专业的运动员是这样的,觉得专业的运动员肯定更不用说了。刘翔每天的训练量绝对是我不敢想象的,我相信刘翔说的话,相信他付出了全部的努力。而且,教练的指令就是命令,大家必须遵守。
看了《激战》,了解到张家辉的经历,对他突然崇拜起来(好吧,我就是有点做事强迫症,总喜欢那种做事做到极致的那种),正好看了那一年的金马奖颁奖典礼。因为是50周年,里面有一个之前获奖者的采访视频。获奖的那个时候是什么感受?视频里面戴立忍说“better than sex”
虽然没有感受,但是凭想象觉得两者应该是一样的吧。那种在万人注目之下进入赛道,热身,起跑,夺冠,接受观众发自内心的崇拜的呼声,只是坐在看台上想象都能让人肾上腺素、多巴胺爆发。
很多时候,我们做的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,在组织面前我们都是弱者。前两年nike想要办类似于5+2的环湖赛,我们不想合作,但是学校的体教部各种软硬兼施,什么我们没得选,什么体谅一下体教部,最后活动办了,协会出了力,帮nike办好了活动,美其名曰“给你么一个锻炼能力的机会”,但是砸了自己的活动,体教部最后和nike愉快的维持着合作关系,受影响最大的是协会。体育总局给孙海平教练施加了多大的压力,给刘翔施加了多大的压力,感觉很多吧。
在我自己的中学生活里,那个新闻非常蔽塞的日子里,刘翔给想我这样的普通小孩带来了非常大的支持。刘翔付出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。这两年跑步突然火了起来,但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,喜欢跑步是一件蛮另类,甚至有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(好吧,可能现在还有)。所以,每当看到有的人做了一些有意思/有意义但是冷门的东西的时候,我都打心眼里佩服他们。